欢迎光临聚设汇,装修找设计就上聚设汇!
   咨询电话:15602987227
登录    注册
聚设汇
首页 > 商业 > 在地即修行

在地即修行

项目名称:榆林窟员工阅读室

项目地点: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榆林石窟

项目业主:敦煌研究院榆林窟文物保护研究所

项目性质:文化类公益设计

物资提供:红星美凯龙& 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

设计主创:文超

落地时间:2019年8月

摄影单位: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

在敦煌榆林窟内,为在地的工作人员设计一处供其使用的舒适场所,这是在接到这个设计案之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因为于莫高窟、榆林窟这样的世界瑰宝而言,我们更多的是敬畏与瞻仰,从未敢在这样神圣的地方造次改动。但当我们踏上这片土地,以更加亲近的方式再度了解这里的地理、人文、艺术,以及扎根在这里的工作人员,我们却有了另外一种感受,而这种感受不再是对于艺术作品本身,而是对于在地工作人员的那份敬仰与尊重。因为,榆林窟所在的位置其实并不适合人类的正常居住,空气极度干燥,且夏热冬冷,温差极大。于是,我们决定,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什么。虽然我们所设计的空间,只是榆林窟中极小的一块闲置空间,但我们仍然希望,这样的一个空间,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份安宁与放松。

平面图

原建筑是一个位于员工食堂旁极其狭小且异形的空间。原本只是建筑修建中,遗留下来的一块灰色地带。整个建筑空间占地投影面积约30平方米,层高接近六米,立体空间也呈现出毫无逻辑的变异漏斗形状。通风采光也因为其建筑本身的原因,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无疑为设计的思考带来了不小的阻力。

对于本项目的设计思考,已经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设计经验。在如此之小的空间里,我们仍需考虑实用、舒适、地域、人文、气候、用材、甚至可实施性等诸多问题。

首先,作为榆林窟的组成部分,无可避免的将与榆林窟、乃至瓜州的人文、地理等面貌产生着许多的关联。

那么,根据其建筑本身的特有条件,以及榆林窟特有的洞窟形式,我们把原有一层的空间搭建成了两层空间。同时结合其漏斗形的建筑空间形式,在不占用底层使用面积的前提下,增加了一层公共空间,让原有使用面积达到了近乎一倍的增长。

也因为这样的处理,让整个空间形成了如同被楼梯栈道所关联起来的山体形式,而这样的形式,正是榆林窟的实际面貌。

从材质而言,我们也充分考虑到了当地的实际施工条件及地域印象,于是,我们将当地最为常见的土质与涂料进行调配,形成一种新的廉价材料,用于整个空间的饰面,这不仅有效的降低了施工成本,保证了耐用性,也让整个空间与榆林窟毫无违和的共生在了一起。

其次,如何让这么小的一个空间兼顾阅读、休息、交流等多功能的实际用途;这本是极为难解决的问题,但因为我们“偷来”了来之不易的二层空间,所以,阅读区域、图书存放、甚至独自思考的静怡空间都得到了相应的满足,且互不存在过份干扰的情况。

再次,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使用者如何在这个空间中得到友善的对待也是我们需要去解决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对于我们设计者而言尤为看重,因为其呈现的状态,决定了它最后被使用的频率,而使用的频率就是它存在的意义。

于是,除了上诉墙饰部分,我们运用大量本土材质,让空间回到最基本的建筑层面;同时,我们也将与人直接接触的部分全部以木质进行覆盖,这将有效的调和建筑空间中较硬的触觉感受,以达到一种温润的质感。

同时,我们在整个建筑空间中,设置了一处蒸汽壁炉,壁炉的火焰给人以温暖的感受,这是人的天性,我们愿意聚拢与火堆,盘腿而坐,细细攀谈。但这不是我们的唯一目的,榆林窟的天气是极为干燥的,这虽然为壁画艺术品的保存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却对人的生活是极不友善,于是,我们希望通过蒸汽雾化功能,增加空间里的湿度,给人们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而对于空调的考虑,我们也是极为巧妙的把它隐藏在了空间的夹角里,这不仅节约了空间的使用率,保证了层高的最大化,也让这个空间显得更加的纯粹,这无疑是让空间更加友善的一种极好的方法。

简璞设计

设计收费:600 元/平             

擅长类型: 酒店、办公室、展厅、豪宅

在线咨询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

深圳市聚设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主编热线:15602987227
总部:深圳市罗湖区梨园路128号宝能汽车大楼416单元
佛山、东莞、成都、重庆、福州、厦门、南昌、武汉、
杭州、苏州、温州、郑州、长春、沈阳、贵阳、柳州、
哈尔滨、九江等城市设立办事处
© 2017-2021 Jsheh.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79093号
展开
回到顶部